李白、杜甫丶張旭丶顏真卿丶吳道子丶斐旻丶公孫大娘等人關係複雜,我搞不太清楚,只好視之為謎團。但,那是男女劍客笑傲的武林盛世,也是藝術史上極輝煌的年代。
先說這堆人都死了之后,唐文宗曾下詔,明定李白之詩、張旭之草書、斐旻之劍舞為「三絕」。三人在世時,應該都有交情,像李白曾從斐旻學劍,張旭與李白時有往來。
我的疑惑從張旭開始。這位「草聖」,媽媽是虞世南的外孫女,虞世南的書法是跟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和尚學的,但他似乎渾沌多時,直到看了公孫大娘舞劍,突然悟出書法的大道理,草書寫得前無古人、后無來者。
各位,「詩仙」李白都向斐旻學劍了,張旭又和李白交好,為什麼是看公孫大娘舞劍才頓悟?
斐旻是軍人,大家稱他斐將軍,王維曾作詩贈他:「腰間寶劍七星紋,臂上雕弓百戰勛;見說雲中擒黠虜,始知天上有將軍。」他的劍舞既見重一時,我不懂,張旭怎麼沒見過?或者,張旭見過了,卻怎麼沒感悟?
不過,輩分稍晚的顏真卿,他先學褚遂良的書法,再赴洛陽求見張旭討教,作品之一的《斐將軍詩》,聽說也是把斐旻的劍意寫進來,我這外行只能說:「很有看頭。」
這些人活著的時候,另一種「三絕」的說法是,吳道子的畫、張旭的草書,以及斐旻之劍舞。
《獨異志》記載,斐旻母喪,求吳道子作壁畫,吳道子一定要先看舞劍,斐將軍只好脫了喪服,抜劍起舞。文中形容,他擲劍入雲數十丈,「引手執鞘承之,劍透空而入」。吳道子看得極爽,拾筆作畫,果然一氣呵成。
吳道子、張旭分別從斐旻、公孫大娘的劍舞得到靈感,那麼,這對男女大劍客到底有沒有比劃過?
關於公孫大娘,名字和年籍都不詳,但「詩聖」杜甫應該是不會說謊的,他證明確有這麼一個很能舞劍的奇女子。各位讀唐詩,一定知道他這首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》,序文提到他小時候看過公孫大娘舞劍,老來竟能再看她弟子李十一娘舞劍,「來如雷霆收震怒,罷如江海凝清光」。
唐人寫的《明皇雜錄》,也記載唐玄宗時,公孫大娘常入宮教舞並且表演,她編的劍舞不只一種,杜甫看的是《西河劍器渾脫》,另有《斐將軍滿堂勢》等,可見公孫大娘是知道斐將軍的劍法,也才能編成劍舞,至於兩人是否見過面,是否比劃過,後人就不得而知了。
斐旻、斐將軍也曾出過糗。他在北平當兵時,一天之內射死卅一隻老虎,難免得意,老者卻說:「你射的是彪,不是虎。」還引他去尋真老虎。隔不久,一隻不算大的老虎出現了,斐旻才要拉弓,就被虎嘯驚到跌跤。哈哈,也許他這樣才棄射習劍,還當上將軍。
各位如果還有興趣,可以比較這兩件書法作品,一是張旭的《古詩四帖》 ,一是顏真卿臨本的《裴將軍詩》。如前所言,張旭算公孫大娘這派,顏真卿算裴將軍這派;你看哪個強?
@20110614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