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

■西施與黑皮

連橫《台灣通史》提及,唐代詩人施肩吾「始率其族遷居澎湖」,這種說法有疑義。有人主張,施肩吾是從浙江老家搬到江西,那裡的鄱陽湖,古時稱彭湖。一千年一百多年前的事,連先生對了嗎?

先聊肩吾這名字。《山海經.西山經》:「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,是實惟帝之下都,神陸吾司之。」晉代郭璞認為,陸吾就是莊子在《逍遙遊》、《大宗師》提到的肩吾。《大宗師》云:「夫道有情有信,無為無形,可傳而不可受…… 肩吾得之以處大山。」唐代道士成玄英疏曰:「肩吾,神名也。」

好名字,大家搶著用。南朝寫《枯樹賦》、《哀江南賦》的庾信,爸爸叫庾肩吾;唐代詩人施肩吾晚年潛修道術,因而常被誤為北宋人,因為北宋也有個道士叫施肩吾。連橫提到的施肩吾,是唐代詩人,這點沒有爭議。

這個施肩吾(公元780861年),字希聖,號東齋,入道之后稱棲真子,元和十五年(822年)考上進士,傳說殿試欽點第一,有人也稱他是杭州第一位狀元。這年正月,唐憲宗暴斃,一說是兒子穆宗的母親郭皇后指使太監下毒。如果欽點狀元屬實,應是唐穆宗接位以后的事了,施肩吾也當過江西按察使。

《台灣通史.開闢紀》云:「及唐中葉,施肩吾始率其族遷居澎湖。肩吾,汾水人,元和中舉進士,隱居不仕,有詩行世。其題澎湖一詩,鬼市、鹽水,足寫當時之景象。」

這首《澎湖》詩,全文是:「腥臊海邊多鬼市,島夷居處無鄉里。黑皮少年學採珠,手把生犀照鹹水。」駁連橫的,就是朝這首詩開了第一槍。因為,《全唐詩》收錄施肩吾作品一百多首,前述詩作名為《島夷行》,並非《澎湖》,所描述的未必是澎湖的風土人情。

近人黄良起先生推論,連橫先在《台灣府志》讀到這首詩,再赴浙江查訪施肩吾遷居澎湖之事。

首先,《台灣府志》並非官修,這詩可能引自《八閩通志》或《泉南雜志》,這兩書又轉引自南宋王象之的《與地紀勝》。不論《八閩通志》、《泉南雜志》或《與地紀勝》,都有詩無名,只《台灣府志》擅題《澎湖》,後為《題澎湖》,光緒時又改為《題澎湖嶼》。

黄良起之理論架構如下:連橫在《台灣府志》讀到《澎湖》詩,自然以為施肩吾為澎湖而作,后來再訪浙江相關人文,得知施肩吾晚年全家搬到「彭湖」,才做出「始率其族遷居澎湖」的結論。《台灣通史》1920年付梓,此后文史界大都採信連橫論點,以施肩吾為民間開發澎湖的第一人。

但黄良起認為,施肩吾其實是搬到江西鄱陽湖一帶。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蠡湖、彭蠡澤、彭澤、彭湖、揚瀾、宮亭湖等多種稱謂,陶淵明辭的「彭澤令」,轄區就在鄱陽湖旁,之后隱於廬山,也在鄰近。杭州人知道他們的狀元施肩吾遷居「彭湖」,連橫會不會因為那《澎湖》詩,主觀認定是度海到「澎湖」?

這樁公案,我認為關鍵仍在施肩吾之詩,我就很好奇「黑皮少年學採珠」這句。朋友當中如有澎湖人士,或許能為大家說說「採珠」所指何事。至於「黑皮少年」,我想我懂。以前自由時報同事王志宏,他就是來自澎湖的黑皮少年;巧的是,他轉行后,多數時候在非洲當外交官,如今更是「黑皮中年」。

連橫治史當然有他嚴謹處,有些傳說不可考,他就不用。例如,一說戰國時代楚國滅了越國(公元前222年)之后,越王之部分宗室就逃到澎湖。這比施肩吾之事早了一千年,更加難考。我只是胡思亂想,養出西施這般大美女的人家,如何又成了黑皮少年?

@20110808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