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

■雨傘和鞋子

凝之為人認所著履,即與之,此人後得所失履,送還,不肯復取。又沈麟士亦為鄰人認所著履,麟士笑曰:「是卿履耶?」即與之。鄰人得所失履,送還,麟士曰:「非卿履耶?」笑而受之。此雖小事,然處事當如麟士,不當如凝之也。

這是蘇東坡說的,見於《東坡志林》。劉凝之、沈麟士都是南朝劉宋名士,巧的是都被誤會錯穿鄰居的鞋子,兩人二話不說,都把鞋子給了人,等對方前來還鞋,劉凝之不收、沈麟士收,蘇東坡認為沈麟士的作法才對。劉凝之不收回鞋子,讓對方的錯誤無法轉正,應該就是蘇東坡不認同的原因。

不過,凡事細究,往往得出不同面貌。《梁史》記載劉凝之此事,原文是:「有人嘗認其所著屐,笑曰:『僕著之已敗,今家中覓新者備君也。』此人後田中得所失屐,送還之,不肯復取。」他其實是說:「你的鞋子已被我穿壞,我拿新的還你。」等於第一時間就讓對方以為自己真的穿錯鞋子了。

后來劉凝之不收退還的鞋子,和他人格特質也有關。史書載,他出身富家,一生卻忙於幫助窮人。家裡夠用就好,一有多的,不管是錢是物,他都迫不及待分送他人。農作物在市場賣了,他就在街口送錢。這樣個性的人,那雙新鞋在他心目中,早早就該是別人的,和對方錯不錯認無關。

沈麟士的父親雖是小官,家裡卻窮得過火,可見品操。沈麟士耳濡目染,早早就安貧樂道,邊織簾邊面讀書,口手不停,人稱「織簾先生」。他的人格特質顯然和劉凝之不同,無法以財物助人,卻因自身的修養,成就另一種厚實,和東漢劉寬有點像。

《後漢書.劉寬傳》:「寬甞行,有人失牛者,乃就寬車中認之。寬無所言,下駕步歸。有頃,認者得牛而送還,叩頭謝曰:『慙負長者,隨所刑罪。』寬曰:『物有相類,事容脫誤,幸勞見歸,何為謝之?』州里服其不校。」

校,報也。《論語》:「曾子曰『犯而不校。』」不計較別人的衝撞,不思報復,這是劉寬、沈麟士的作為。請注意蘇東坡說:「麟士笑曰:『是卿履耶?』」這笑字,更有化解對方尷尬的深意。蘇東坡也許誤會了劉凝之,但沒有忘記沈麟士做的一切。

細心的朋友也許看出來了,蘇東坡講的是「履」,但《梁史》說是「屐」。履有絲製、布製、麻製、草製等等,草履更稱「不借」;屐是木製,踐泥也。兩者的差別,在蘇東坡看來不是關鍵,但《梁史》提到在田裡找到「失屐」,可見這是窮人家穿的,真正是丟不起。

因此,整個故事不是穿錯鞋子,而是穿走了窮人種田穿的木屐,等於誤奪他人之謀生工具。於此,沈麟士收回木屐是護住對方顏面,劉凝之給新的且不取回,更是煞費苦心幫助窮人。各位朋友以為呢?

另個故事不搭,但也很有意思。《孔子家語.致思》:「孔子將行,雨而無蓋。門人曰:『商也有之。孔子曰:『商之為人也,甚吝於財,吾聞與人交,推其長者,違其短者,故能久也。』」

商,子夏。孔子不願向子夏借傘,不是怕被拒絕,而是保護子夏,不讓子夏吝嗇這個缺點因為一把傘而浮現出來。孔子這心意,和劉寬、沈麟士、劉凝之並無二致。

@20110823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