慚愧,也是一門學問。
儒家講的「無愧屋漏」,出自《詩經》。屋漏,原指古代宮室之西北角,經年陰暗無人跡,還須開個小天窗,引進陽光來照明。在這種陰暗無人處,行為,特別是思想,如果也能正正當當,才是「無愧屋漏」。簡單說,齷齪的念頭,一個都不能有。
愧,古作媿,就是慙。我查《辭海》,慚也是慙,愧也。從文字上看,慚就是愧,愧就是慚。
《小爾雅》另釋:「不直失節,謂之慙。慙,愧也。面慙曰戁,心慙曰恧,體慙曰逡。」人之慚愧,面上會不好看,心裡會不自在,整個身體也會縮起來。但我活了五十多年,還沒見過這種人。
慈濟證嚴上人把「慚愧」分開解,曾說:「慚是慚己,愧是愧他。」這是佛家另一種境地。民國之印光大師,公認是東晉以來「淨土宗」的十三祖,梁啟超很是推崇,稱讚這位生來就有眼疾的高僧:「真今日群盲之眼也。」印光,他也自號「常慚愧僧」。
我想,「面不慙、心不慙、體不慙」的境界,印光老和尚這種修行,庶幾近矣;如果他還常常覺得慚愧,你我凡夫俗子怎能不慚愧?
佛家,其實「慚愧」得甚早。相傳,唐代福建沙縣有名叫潘了拳的,幼年出家,雲遊四方,後來在廣東嘉應州陰那山建立道場,講述佛法三十多年,圓寂前認為自己未能廣度眾生,很是不安,因而吩咐門徒,要在他的塔寫上「慚愧」兩字,后世稱他「慚愧祖師」。
在另一種說法,「慚愧祖師」成了道教的神明,而且是「三位一體」。相傳,明代福建平和縣有潘達孔、潘達德、潘達明三兄弟,武術醫術都很高強,濟世救人而成神,因他們常自謙「慚愧」,三兄弟因而合稱「慚愧祖師」。
「慚愧祖師」信仰引進臺灣,據稱始於明鄭王朝拓墾的軍民,他們跨海帶來神像膜拜。后來,入山開墾之漢人及平埔族人深信,原住民出草之前,「慚愧祖師」會託夢警告,提醒大家防備攻擊。民間還傳說,吳光亮統領軍民打通八通關古道時,也曾得到「慚愧祖師」的祐助。
民俗學者考據,台灣有十七處寺廟祭祀「慚愧祖師」,集中在南投縣,幾乎是南投人特殊的信仰。他們認為,先民奉了「慚愧祖師」神像到鹿谷開墾,並建立了廟宇,附近地區紛紛分靈奉祀,如鹿谷的祝生廟、靈奉廟、鳳凰山寺,竹山的三元宮,以及埔里的福同宮、天旨宮等。
這十七處寺廟,拜的是佛教的「慚愧」,還是道教的「慚愧」,說法雖不一,應該仍以道教居多。至於南投以外,沒得拜「慚愧祖師」的諸位朋友,千萬不要慚愧:只要心中有愧,自能慚愧,就會得到庇祐。
@20110516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