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李白稍早的唐代詩人張若虛(約660~720年),寫了一首名傳千古的《春江花月夜》。詩很長,如果四句一組,等於是九首七言絕句;這九大段,每段必換韵,大家可以大聲讀讀看,「春、江、花、月、夜、人」這幾個意象,會隨著聲音流動,很有味道:
春江潮水連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;灩灩隨波千萬里,何處春江無月明。
江流宛轉繞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;空裡流光不覺飛,汀上白沙看不見。
江天一色無纖塵,皎皎空中孤月輪;江畔何人初見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。
人生代代無窮矣,江月年年只相似;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見長江送流水。
白雲一片去悠悠,青楓浦上不勝愁;誰家今夜扁舟子,何處相思明月樓。
可憐樓上月徘徊,應照離人妝鏡台;玉戶簾中卷不去,搗衣砧上復還來。
此時相望不相聞,願逐月華流照君;鴻燕長飛光不渡,魚龍潛躍水成紋。
昨夜閑潭夢落花,可憐春半不還家;江水流春去欲盡,江潭落月復西斜。
斜月沉沉藏海霧,碣石瀟湘無限路;不知乘月幾人歸,落月搖情滿江樹。
《春江花月夜》也是曲牌名,可以唱的,後人因而盛讚張若虛把大唐引進了詩歌世界。但是,我要講的是這條春江。
兩百年後的五代十國,這春江流到南唐,後主李煜(937~978年)亡國後寫了《虞美人》:
春花秋月何時了,往事知多少?小樓昨夜又東風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欄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。問君能有幾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
李後主把「愁」帶進了這條春江,從此墨客騒人著了迷。近人唐圭璋率諸多學者主編唐宋詞鑒賞辭典,其中朱德才對這部分有縱向的觀察。
李後主另有名作《清平樂》:
別來春半,觸目愁腸斷。砌下落梅如雪亂,拂了一身還滿。
雁來音信無憑,路遙歸夢難成。離恨恰如春草,更行更遠還生。
朱德才認為,「問君能有幾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」,和「離恨恰如春草,更行更遠還生」,這兩個意象,在宋初被整合了。
歐陽修(1007~1072年)《踏莎行》:
候館梅殘,溪橋柳細。草薰風暖搖征轡。離愁漸遠漸無窮,迢迢不斷如春水。
寸寸柔腸,盈盈粉淚。樓高莫近危欄倚。平蕪盡處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
歐陽修整合意象,朱德才指的是「離愁漸遠漸無窮,迢迢不斷如春水」。晚歐陽幾年的秦觀,更把這條春江化成了愁苦的眼淚。
秦觀(1049年~1100年)《江城子》:
西城楊柳弄春柔,動離憂,淚難收。猶記多情曾為繫歸舟。碧野朱橋當日事,人不見,水空流。
韶華不為少年留。恨悠悠,幾時休?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。便做春江都是淚,流不盡,許多愁。
其實,曾經在李後主手下當官的鄭文寶(953年~1013年),也寫過和這條春江有關的《柳枝詞》:
亭亭畫舸繫春潭,直到行人酒半酣;不管煙波與風雨,載將離恨過江南。
這也許是春江的支流,因為秦觀之后的女詞人李清照(1084年-1156年),在《武陵春》中這麼描述:
風住塵香花已盡,日晚倦梳頭。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語淚先流!
聞說雙溪春尚好,也擬泛輕舟。只恐雙溪舴艋舟,載不動、許多愁!
這條春江,載的是愁是恨,時而江水成淚水,時而江水盡是愁。這個「載」字,更從水運發展成陸運。朱德才還舉了金代《董西廂》和元代《王西廂》的例子,作為佐證。
董解元(生卒年不詳)《西廂記諸宮調》:「休問離愁輕重,向個馬兒上駝也駝不動。」王實甫(1260年~1336年)《崔鶯鶯待月西廂記》: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,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。」
「些大小」,意思是「這麼一點大」。王實甫不僅和董解元寫同一個「張生和崔鶯鶯」故事,就連「馬兒駝、車兒載」,也是愁恨一路,和那條鳴咽的春江同樣淒迷。
@20110413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