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

■杏壇VS.杏林


杏壇,教育界;杏林,醫界。記者同事有時搞混,我快退休了,找機會就從典故聊起,也許能幫助記憶。

孔老夫子有教無類,對自己子孫反而沒轍。例如南宋紹興年間的47代孫孔傳,著了1本《東家雜記》,其中《杏壇說》提到:

「昔周靈王之世,魯哀公之時,夫子車從出國東門,因睹杏壇,逡巡而至,歷級而上。弟子侍列,顧謂之曰:『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。』睹物思人,命琴而歌。歌曰:『暑住寒來春復秋,夕陽西去水東流。將軍戰馬今何在?野草閒花滿地愁。』」

大意是說,孔子登杏壇,懷念魯將臧文仲,作了這麼1首讀來還蠻順口的「7言絕句」。問題是,這樣的詩歌體裁,至少是魏晉才見;春秋時的將軍也都駕著馬車,還發展不出將軍與戰馬的「人馬情」。孔傳先生之鬼扯淡,很讓老夫子臉上掛不住。

不過,當時正值宋室南渡之戰亂,孔傳奉命,把山東曲阜孔廟的部分文物謢至浙江,是為南宗,於孔氏一脈不是沒有貢獻。至少,他這篇《杏壇說》也沒有造成歷史上太大的變動,反而是愛開玩笑的莊子,2000多年來,把這「杏壇」鬧得人仰馬翻。

《莊子,漁父》:「孔子遊乎緇帷之林,休坐乎杏壇之上,弟子讀書,孔子絃歌、鼓琴奏曲……。」按晉人司馬彪之注:「緇幃,黑林也。杏壇,澤中高處也。」很單純,偏偏有人硬說,孔家大院就是老夫子當年講學處,因而植了杏樹築了壇。到北宋,45代孫孔道輔上書,奉准在孔廟前建壇,更直名「杏壇」。

各位看出來了吧?「杏壇」有了「孔府」和「孔廟」兩個出處,自然難免正統之爭。「孔府」派的,便進一步描述了孔夫子30而立那年,在自家院子築土壇收學生,撫著特地移植來那株銀杏的情景。只聞夫子道:

「銀杏多果,象徵著弟子滿天下;樹桿挺拔直立,絕不旁逸斜出,象徵弟子們正直的品格;果仁既可食用,又可入藥治病,象徵弟子們學成後,可以有利於社稷民生。這講壇,我們就取名『杏壇』吧!」

話說回頭,《莊子,漁父》的寫作是寓言式,講當年孔子69歲,在黑森林水池旁的高處講學,絃歌、鼓琴奏曲,引來漁父旁聽而論道。明未清初之大儒顧炎武在《日知錄》說:「《莊子》書凡述孔子,皆是寓言,漁父不必有其人,杏壇不必有其地。」可惜顧炎武這話講得太晚,「杏壇」早已化虛為實,還搶盡「杏林」的風采。

宋代編成的《太平廣記》卷12神仙篇,董奉1則提到:「奉居山不種田,日為人治病,亦不取錢。重病癒者,使栽杏五株,輕者一株。如此數年,計得十萬餘株,郁然成林……。」

這就是把醫界稱作「杏林」的由來。董奉,魏晉時之東吳人,他的「杏林」比宋代官修的「杏壇」自然要早。不過,既是神仙傳所載,我們也只能半信半疑。

例如,這一大片杏林,後來長出許多杏果,董奉不賣,只讓人用等量的稻榖來換。多取杏果的,會有老虎追著你沿路掉,剩下的就是你原本該取的量;偷取的,老虎直接咬死,如果家人還出杏果,董奉還能把死人救活。

董奉老神仙的作為,我看來是狠了些,但也許是醫界倫理吧,我也無從置喙。

@20110422

1 則留言:

  1. 李先生你好:

      第三段第三行「暑住寒來春復秋....」「住」應是「往」的筆誤。   ───黃淑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