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

■詩殺命案

如果您願意默讀整首詩,我就把命案供出來:

洛陽城東桃李花,飛來飛去落誰家?
洛陽女兒惜顏色,坐見落花長嘆息。
今年花落顏色改,明年花開復誰在?
已見松柏摧為薪,更聞桑田變成海。
古人無復洛城東,今人還對落花風。
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。
寄言全盛紅顏子,應憐半死白頭翁。
此翁白頭真可憐,伊昔紅顏美少年。
公子王孫芳樹下,清歌妙舞落花前。
光祿池台開錦繡,將軍樓閣畫神仙。
一朝臥病無相識,三春行樂在誰邊?
宛轉蛾眉能幾時,須臾鶴髮亂如絲。
但看古來歌舞地,唯有黃昏鳥雀悲。

公元706年,宋之問偷偷北返,途中作《渡漢江》:「嶺外音書斷,經冬復歷春。近鄉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。」這詩有名,本事卻很不堪。原來,宋之問依附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、張昌宗,唐中宗一接位,就把他貶到瀧州(廣東羅定),但他不甘寂寞,去了一年就想溜回洛陽。

宋之問渡過漢江,沿途借宿,某夜於窗下聽得友人計畫刺殺宰相武三思,竟去密告,換取私自北返之除罪。重返政壇之后,他又選靠安樂公主這邊,太平公主便進言中宗把他降調至越州(浙江紹興)。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后來聯手幹掉安樂公主,擁立唐叡宗,宋之問再被流放至欽州(廣西欽州)。公元712年,李隆基當了唐玄宗,乾脆命他自盡。

我要供述的,不是宋之問命案,而是他涉及的另一起命案。唐代韋絢《劉賓客嘉話錄》記載:「劉希夷詩曰:『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。』其舅宋之問苦愛此兩句,知其未示人,懇乞,許而不與。之問怒,以土袋壓殺之。宋生不得其死,天之報也。」

劉禹鍚曾官「太子賓客」,韋絢《劉賓客嘉話錄》是記錄他公元821年在白帝城的談話。「宋生不得其死,天之報也」是一種評價,更直接指控宋之問殺了劉希夷。成書稍早(807年)的劉肅《大唐新語》,也錄有此事﹕「……(劉希夷)詩成未周(年),為奸所殺。或云宋之問害之。」講法比較保守。

我另找一些資料,再比對《劉賓客嘉話錄》之起訴書,案情大概是這樣的:宋之問小劉希夷五歲,卻是他舅舅,兩人同於675年考取進士。劉希夷677年作了前述長詩,名為《代悲白頭翁》,宋之問知道這詩還沒有發表,請劉希夷讓給他,劉希夷答應又反悔,678年某日便鬧出命案。

清代官方編輯的《全唐詩》,劉希夷名下收有《代悲白頭翁》,宋之問名下也有一首《有所思》,和劉作幾乎一樣,只「洛陽女兒惜顏色」改兩字,成「『幽閨』女兒惜顏色」。《全唐詩》「劉希夷」條下另云 :「詩成未周歲,為奸人所殺。或云,宋之問害希夷,而以《白頭翁》之篇為己作。」

不過,也有說法指稱,人不是宋之問殺的,他只涉嫌教唆。元代辛文房《唐才子傳》云:「(希夷)舅宋之問苦愛一聯(即『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』),知其未傳於人,懇求之,許而竟不與,之問怒其誑己,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。時未及三十,人悉憐之。」

我這百般無聊的關係人,什麼都說了,就請各位嚴審吧。

@2011071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