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

■心斷新豐酒

17世紀,荷蘭人命名紐西蘭、英國人命名紐約。紐,NEW也。荷蘭有個西蘭省,東印度公司在南半球找到新西蘭;英格蘭有個約克郡,移民們在美國找到新約克。這招,漢代劉邦在西元前兩世紀就用過,還引發蝴蝶效應,包括唐代的楊貴妃醉酒,以及現代之觀音靈籤。

劉邦父親本名已不可考,大家叫他劉太公。他和劉邦的太太曾落在項羽手中,項羽揚言要把太公煮來吃,劉邦回信說:「你我兄弟,我爹就是你爹,如果你要煮他,也請分杯羹給我。」這成語,來得就這麼不堪。

不過,當了皇帝之后的劉邦很孝順,五天探視父親一次。有天,太公拄著掃帚等在門口,原來有人警告他要對皇帝恭順。劉邦因而封太公為太上皇,免得老人家必須對他執臣子之禮。

當了太上皇的的劉太公,總是悶悶不樂,很是想家。劉太公老家在現今的江蘇,沛縣豐邑;劉邦便在首都、現今的陝西西安附近,布置了一個長得很像豐邑的小城鎮,名為「新豐」,還把豐邑街上鬥雞的、賭博的、賣酒的,統統遷到新豐繼續營業,連旅館都如假包換。

在此之前,豐邑附近的丹陽所產的酒,本來就很有名,豐邑的釀酒師傅未必得到真傳,但在劉邦為劉太公頻打「新豐」的知名度之后,「新豐酒」竟成漢唐兩代最有名的酒,從陝西紅回江蘇,連丹陽老店也主打新豐酒了。你如果Google「新豐酒」,會發現許多有名的詩人,都曾拿這酒作文章。

先講唐玄宗,因賀知章的引荐,召見了李白。某日在宮中的沈香亭,就是李白要楊貴妃磨墨、高力士脫靴那次,李白直誇「新豐酒」多好多好,玄宗派人到丹陽取酒,君臣們相約酒來之日再聚。

一個月后酒來了,楊貴妃想先和她的「三郎」李隆基喝一杯。這次挑在百花亭,她左等右等不見人,原來李隆基中途被「梅妃」江采蘋截走了。這新豐酒既然就在手邊,她便喝起悶酒、醉起悶酒了。

戲曲中的「百花亭」,一旁陪著貴妃醉酒的,還有高力士、裴力士;「力士」並非太監的職稱,正史有高力士,並無裴力士。至於李隆基,經貴妃這一醉,只有更憐更愛,惹來安祿山、史思明作亂,差點丟掉江山。

新豐酒,也不是只會壞事。唐玄宗的祖宗唐太宗,就因新豐酒,得了一個姓馬名周的能臣。

這馬周,很有脾氣,平常長官不識他才學,盡給臉色看,他也不多言,就辭官不幹,一路就來到這「新豐」,住進了當年劉邦為他老爸開的旅館。逆,一義為迎;逆旅就是迎旅。馬用這趟「新豐逆旅」,改變他一生,也改變了唐代歷史。

話說「新豐賓館」老闆也是凡人,總覺馬周人窮脾氣大,不太招呼他。直到馬周在Lobby喝起了新豐酒,一個人就乾掉一斗八升,老闆才稍稍覺得他或許是有學問的人。

馬周隨即進了京城長安,當了「中郎將」常何的幕僚。某次大旱,唐太宗要文武百官獻策,看中了常何的廿多條建議,當庭先后派了三波人馬,到常何住處召請馬周,君臣結了生死之緣。唐太宗自稱一天沒看到馬周就不自在;馬周死於四十八歲,還被唐太宗指定陪葬。
台灣廟裡流行的「觀音一百籤」,第八十三首是「馬周入都投旅店」,中上籤;詩云:「譬若初三四五蟾,半無半有未完全;須教十五良宵夜,到處清光到處圓。初三四五都是弦月,多等幾天,多喝幾天,馬上十五月圓了。
同是「觀音一百籤」,第卅二首是「常何薦馬周」,中籤;詩云:「渺渺前途事可疑,石中藏玉有誰知;一朝良臣分明剖,始覺其中碧玉奇」常何薦馬周或許是一番好意,但成敗全屬未知,最后還是要等到像唐太宗這種有識人之明的,馬周才得出頭。這籤列為中籤,還比不上旅店喝悶酒的中上籤,自有其緣故。
我還必須承認,文中關於喝什麼酒,我都是想當然爾。有人說,漢代名酒是「新豐」、唐代名酒是「蘭陵」;但江蘇丹陽曾改名蘭陵,唐代之蘭陵美酒,難道不可能就是漢代由皇帝打造知名度的新豐酒?

其次,西安人都相信,楊貴妃醉的那天,喝的是當地自古有名的「黃桂稠酒」;我無力反駁,但新豐酒和這稠酒都是低度酒,你我皆非高力士、裴力士,誰又知道楊小姐喝的是哪一種酒?


@20110729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