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樑上君子,卻不知他當晚在樑上時,底下有對難兄難弟。
陳寔,東漢未年人的名人,一路當小官,每個位置都留有清名。他很能斷訟,百姓都說:「寧為刑罰所加,不為陳君所短。」有次上頭逼稅,他辭職不幹;看黨錮之禍鬧得不像話,還曾「自動入獄」來諫阻。退休後聲望更高,因為當過太丘史,人稱太丘先生而不名;八十四歲過世,四方來祭弔者三萬餘人。
有天晚上他察覺樑上躲了人,應是小偷。他也不道破,只把子孫集合起來晚點名,精神講話的重點,當然就是流傳千古的「樑上君子」。
《后漢書.陳寔傳》描述,他對子孫們說:「人不可不自勉。不善之人未必本惡,習以成性,遂至於此。梁上君子者是矣!」那小偷大驚,自投於地,叩頭稱罪。陳寔和顏悅色對他說:「視君狀貌,不似惡人,宜深克己反善。然此當由貧困。」便叫人拿兩匹絹送給這位樑上君子,「自是一縣無復盜」。
陳寔(太丘)有六個兒子,比較有名的是陳紀(字元方)、陳諶(字季方),當晚自然都在樑下聴訓。這對兄弟各自又有小孩,例如陳紀之子叫陳群(字長文)、陳諶之子叫陳忠(字孝先),他們那時出生了沒有,我就無從查起了。
《世說新語》有一段關於陳家這三代的記載: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,與季方子孝先,各論其父功德,爭之不能決,咨於太丘。太丘曰:『元方難為兄,季方難為弟。』」
簡單講,陳家的第三代論起自己父親的功德,爭執不下,找上祖父仲裁,沒想到陳寔也分不出兩個好兒子的高下,只能含糊說,兩人雖有兄弟之長幼,實則德行是相當的。
「難為兄、難為弟」的「難」,是困難的「難」;轉化為成語的「難兄難弟」,是災難的「難」。陳寔口中這對「難兄難弟」,當然就是陳紀、陳諶,他們那晚都在樑下聽訓,有「樑上君子」這現成教材,兄弟果然成大器。
先講弟弟陳諶,他很能體會爸爸的涵養。《世說新語》另云:「客有問陳季方:『足下家君太丘,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?』季方曰:『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,上有萬仞之高,下有不測之深;上為甘露所霑,下為淵泉所潤。當斯之時,桂樹焉知泰山之高、淵泉之深,不知有功德與無也!』」
至於哥哥陳紀,可能遺傳父親的幹練,年幼已有才智。七歲時某日,陳寔約友人中午出行,友人未至,陳寔於是先行;遲到那人在陳家門口對陳紀說:「你父親不是人啊!與人相約,卻棄我而去!」陳紀回嘴:「你和我爹約中午,過午未到是無信;對著兒子罵父親,更是無禮。」那人覺得慚愧,想拉陳紀的手,陳紀不理他,逕自入門去了。
董卓后來到陳紀家,把他請出來做官。建安元年(196年),漢獻帝任命袁紹為太尉,但當時的大將軍是曹操,袁紹不願屈居曹操之下,故意要把太尉之職讓給陳紀。太尉與丞相、御史大夫合稱「三公」,官位很高,但幹練如陳紀,自然不願蹚這兵刃相加的渾水,堅辭不受,后來改拜大鴻臚,平平安安到七十一歲,任內逝世。
@20110702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